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60

160.后来,我与这

160.后来,我与这些灵人谈到他们的星球。当所有灵人的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被主打开时,他们就都知道自己的星球;因为他们把这种记忆从世上带来了,只是不能被打开,除非有主的美意。然后,一经许可,这些灵人便谈到他们所来自的星球,并向其星球的居民显现,与他们交谈,仿佛他们是活着的世人。这种事的发生是因为他们被带入其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以致他们能回想起他们活在世上时的思维。那时,这些居民的内在视觉,或灵的视觉被打开了,由此看到他们。他们补充说,居民并未意识到他们并非其星球的世人,只是当他们忽然从眼前消失时,才开始察觉他们不是。我告诉他们说,古时,这种事在我们地球也发生过,如发生在亚伯拉罕、撒拉、罗得、所多玛的居民、玛挪亚和他妻子、约书亚、马利亚、以利沙伯和众先知身上。主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显现,在祂揭示自己之前,那些看见祂的人只知道祂是地球上的人。但如今这种事极其罕见,因为人们不可以这种方式被迫去信。被强迫的信仰,就是诸如由奇迹所引发的信仰,并不牢固,还会对那些有可能在没有任何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圣言在自己里面建立信仰的人造成伤害。

属天的奥秘 #3665

3665. “到你外

3665. “到你外祖彼土利家里,从那里你母舅拉班的女儿中娶一个女人”表示旁系的外在良善,和源于这良善并将与属世层的良善结合的真理。这从“彼土利”和“拉班”的代表,以及“从他的女儿中娶一个女人”的含义清楚可知:“彼土利”是指第一类外邦人的良善(参看2865节);“拉班”是指属世人中对良善的情感,也就是对外在良善的情感,严格来说,是指源于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3129, 3130, 3160, 3612节);“从他的女儿中娶一个女人”是指与对源于此良善的真理的情感联系或结合在一起。“娶一个女人”表示结合,这是显而易见的,“女儿”表示情感(参看568, 2362, 3024节)。由此清楚可知这些话表示什么,即表示在此由雅各来代表的属世层的良善要与源于旁系外在良善的真理结合。
此处情况是这样:当一个人正在重生时,他首先作为婴儿、然后作为儿童,之后作为青少年,最后作为成人被主引导。他作为小孩子所学习的真理完全是外在和肉体的,因为他还不能理解更内层的事物或真理。这些真理只是诸如至内层包含神性事物在里面的那类事物的知识或认知。因为既有至内层不包含任何神性事物的事物的知识或认知,也有包含神性事物的知识或认知。至内层包含神性的知识或认知是这样:它们能允许越来越多的内层真理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入它们自己里面;而不包含神性的知识或认知是这样:它们不接受这些内层真理,而是弃绝它们。因为外在和肉体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就像土壤,这土壤照着自己的具体性质而把这种性质的种子,而不是那种性质的种子接收到自己里面,使这类种子成熟、生产,却窒息或毁灭那类种子。至内层包含神性的知识或认知允许属灵和属天的真理和良善进入自己里面,因为它们凭在里面进行安排的神性而具有这种能力。相反,不包含神性的知识或认知只允许虚假和邪恶进入,因为这就是它们的性质。那些接受属灵和属天的真理和良善的外在和肉体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在此由“彼土利家拉班的女儿”来表示;而不接受它们的,由“迦南的女儿”来表示。
从幼儿期到童年期所学习的知识或认知就像要充满良善的最笼统的器皿。随着它们被充满,此人被光照。如果这些器皿是能包含纯正良善在里面的那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此人就从它们里面的神性而逐渐越来越被光照。但如果它们是不能包含纯正良善在里面的那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会获得光照。诚然,他可能会给人被光照的表象,但这种表象是由伴随虚假和邪恶的幻光产生的。事实上,这些知识或认知在良善和真理上把他引到越来越深的模糊或黑暗中。
这些知识或认知多种多样,并且如此多样,以至于就连它们的属都几乎无法数算,更不用说辨别它们的种类了。因为它们以多种方式来源于神性,然后经由理性层进入属世层。也就是说,其中一些直接经由理性层的良善流入,并从那里流入属世层的良善,还流入这良善之真理,再由此进一步流入外在或肉体的属世层,在那里还分流到各个渠道。有一些则间接经由理性层的真理流入属世层的真理,还流入这真理之良善,从那里进一步流入外在或肉体的属世层(参看3573, 3616节)。它们就像民族、宗族和家庭,以及其中的血亲和姻亲关系;也就是说,它们里面有一些是从第一个祖先那里直系下来的,有一些则沿着越来越间接或旁系的线路下来的。在天堂,这些事物区别最为显著,因为那里的所有社群都是照着良善和真理的属和种,因而照着它们彼此的亲密度来划分的(685, 2508, 2524, 2556, 2739, 3612节)。上古之人因是属天的,故也通过他们按这种方式分成各个民族、宗族和家庭居住而代表这些社群和亲密关系(470, 471, 483, 1159, 1246节)。这也是为何代表性教会成员被吩咐在组成他们自己民族的宗族内通婚;因为他们这样做就能代表天堂,以及天堂社群在良善和真理上的结合或相互联系。此处就有一例来说明这种代表,即:雅各要到他外祖彼土利家里,从他母舅拉班的女儿中娶一个女人。
至于来自旁系良善,如前面所说包含神性,从而能接受纯正良善在里面的外在或肉体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本身,它们就像后来重生的小孩子所拥有的知识或认知。一般来说,它们就是诸如包含在圣言历史故事中的那种知识或认知,如圣言论到伊甸园、园中的第一个人、园中间的生命树和蛇进行欺骗所在的那棵知识树的话(创世记2,3章)。这些都是包含神性在里面,并允许属灵和属天的良善和真理进入自己里面的知识或认知,因为它们代表并表示这些良善和真理。这些知识或认知还包括圣言历史的其它一切细节,如圣言论到会幕、圣殿和这些的建筑的话;同样论到亚伦和他儿子的圣衣的话;以及论到住棚节、初熟节、无酵节和其它类似事物的话。当小孩子知道并思想这些和类似细节时,那时与他同在的天使就会想到它们所代表并表示的神性事物。由于天使被对这些事物的情感打动,所以他们的情感就传给孩子,产生那个孩子从中所体验到的欢喜和快乐,并预备他的心智接受纯正的真理和良善。这些和其它许多事物或概念就是源于旁系良善的外在和肉体真理的知识或认知。

属天的奥秘 #8939

8939.“我必到你

8939.“我必到你那里赐福给你”表那时神的同在,以及流注。这从“到某人那里”和“赐福”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这话由耶和华来说时,“到某人那里”是指同在(参看5934, 6063, 6089节);当由耶和华来说时,“赐福”是指被赐予信和仁(2846, 3406, 4981, 6091, 6099, 8674节),因而也指它们的流入,因为信和仁从主流入到一个人那里。这些事物就是内义上的“赐福”,因为它们就是那使人永远幸福快乐的东西。人活在世上时,他称那些使他暂时幸福快乐的东西为赐福,如财富和重要地位。然而,圣言内义上所指的事物并不是暂时的事物,而是永恒的事物,暂时的事物与之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暂时之物和永恒之物之间没有比例关系;甚至几千年或几百万年与永恒之物之间也没有比例关系,因为这些年数都有结束的时候,而永恒之物则没有结束的时候。因此,永恒之物是永有的;事实上,没有穷尽的事物是永有的,因为它从无限的神那里拥有自己的存在,时间上的无限者就是那永恒者。但相对来说,暂时之物不是永有的,因为当它抵达终点时,它就不再存在。由此也明显可知,“赐福”在灵义上是指从神性那里拥有存在在自己里面的事物,因而指那些构成永生的事物,进而是指那些属于仁和信的事物。
世俗福分与永恒的天上福分相比,什么也不是,主在马太福音中如此教导了这一点: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6)
但沉浸于世俗和尘世事物中的人不明白这句话;因为世俗和尘世事物窒息了它,使得他甚至不相信永生的存在。
然而,我可以肯定地说,人一死就在来世,作为一个灵人生活在灵人中间;那时,在他自己和那里的其他人看来,他似乎和世人完全一样,具有各种感觉,无论内在还是外在的(1881节)。因此,我也可以说,肉体的死亡只不过是抛弃了那些能使人在世上提供服务、发挥作用的事物;此外,死亡本身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只不过是在另一个世界而已;这个世界不为尘世肉体的眼睛所见,然而在那里却能看见比世上的正午之光还要亮一千倍的光。我从多年来,并且现仍在继续的活生生的经历知道这一切,故郑重声明这一点。我与几乎所有我在世上曾经认识并且已经死去的人在他们去世后的两三天交谈过,现在还在和他们说话。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于他们原先根本不信死后生命的延续感到极为愤慨。我与他们的交谈不只是一天,而是成年累月。我还被允许见证把他们要么带到地狱,要么带到天堂的相继或逐步发展的生命状态。所以,凡想要永远幸福快乐的人,都要让他知道并相信,他死后会活着;要让他思想并牢记这一点,因为这是真理。还要让他知道并相信,圣言是教导一个人当如何在世上生活才能永远幸福快乐的唯一教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